文/石家庄市盛世长安小学 王新会 计春丽
位于石家庄市西部的井陉矿区,其采煤历史悠久,矿区四周环山,区内乌金遍地,井架林立,被称为“北方最良之煤田” 。这里是新中国解放第一矿(正丰矿),是石家庄工业文明的发祥地,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,有“百年煤都”之美誉,2013年,井陉煤矿建筑群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18年,井陉煤矿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。同时境内还有丰富的石灰石、陶土等矿产资源,为陶瓷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井陉矿区冯家沟村陶瓷窑业历史悠久,享有很高的声誉,清雍正四年村南“窑神阁”碑文就有明确记载。一处千年窑火圣地,是井陉矿区的一张古老历史名片,2001年6月国务院将井陉窑冯家沟窑址列为第五批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。
4月19日,石家庄市盛世长安小学教师计春丽、王新会,带领学生前往井陉矿区古村落艺术村,开展研学活动。走进艺术村,古宅错落,色彩缤纷,溪水环绕,同学们参观了艺术家院落,访问了多位国家级艺术家驻地工作室、欣赏了各种艺术作品,参观了正丰左岸美术馆展岀的艺术精品展,具有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,艺术村保留了古老村落的韵未,同时融入了现代艺术的灵魂,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氛围。在冯家沟陶艺馆,在李耀会老师的热情讲解下,同学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冯家沟陶瓷技艺的制作工艺、历史背景以及作品之美,同学们还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劳动创造美的过程,捏一捏、揉一揉、搓一搓、粘一粘,在老师的指导下,同学们将手中的泥土制成各式各样的造型,沉浸式体验了古老传统手工陶艺的成型工艺。陶艺,源于陶土,融于水火,塑于人工,一件陶艺品,由泥土,经火淬炼至最终成于器,需经采石制泥、成型、配釉,啄器烧制等工序,期间流程繁琐,细节颇多,更有诸多偶因素,因此器之所成极其不易,从陶土到成品、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,每一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精神与智慧。通过实践,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“陶瓷艺术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妙,更让同学们懂得了坚持与专注的意义,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。
这次研学之旅,同学们收获满满。从非遗陶艺实践体验、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旧址、古村落艺术村、高恒太行崖柏根雕艺术馆、再到新中国解放第一矿工业遗产建筑群,每一处都给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领略神秘的自然之美,体会了深厚的红色文化和对家乡的深情厚爱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,更是传统文化传承,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,有了更深刻认识,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魅力,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的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,此次研学活动将会成为同学们成长岁月中珍贵的回忆。